AG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18003717858
邮箱:admin@hnjishikang.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连云路50号1号楼11层1130号
沃尔格林计划三年内关闭1200家门店医药零售“闭店潮”将要到来?
日前,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沃尔格林宣布,为扭转其陷入困境的美国业务,明年将关闭约500家门店,到2027年关闭约1200家门店。
无独有偶,此前,华润堂通过其社交平台发布公告,鉴于当前业务运营面临着一系列外部不确定因素及多重挑战,经过深思熟虑与权衡,华润堂已作出艰难决定,将于2024年11月8日正式关闭其在香港的所有分店。
当前,我国药店总量已经突破70万家,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益丰药房等多家上市连锁药店门店数量持续增加。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今年上半年,我国有超1.5万家的药店关闭。
实际上,无论国内国外,医药零售“闭店潮”都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在我国各大上市连锁药房将要推出三季报之际,“药店门店扩张是否将会继续”、“‘闭店潮’是否将要到来”、“强监管之下,药店如何实现新的增长”等话题再引关注。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讨论‘闭店潮’之前,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门店的净增长情况。因为每一个行业都会出现闭店的情况,但是除了闭店还会有新开门店,如果新开门店数量超过了闭店数量,则属于正向增长的过程。我认为,未来各大连锁药店肯定会继续‘跑马圈地’,但是速度可能会放缓。另外,药店的整体数量与现在相比会减少。”
药赋能CEO、资深医药从业者邵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按照当前的情况看,我预计从今年开始逐步会有大量的店关闭,明年二季度左右将会迎来行业的‘闭店潮’。实际上,这些连锁药房的扩张主要是基于前两年做的计划,有一定的并购周期。我认为未来各大连锁药店不仅不会再扩张,可能还会进行门店收缩。”
根据《2023—2024年度中国药店发展报告》,全国药店门店数量从2019年的53万家增长至今年的70万家。以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益丰药房为代表的上市连锁药房数量均超万家,其中,大参林数量最多,达到16151家。
不过,连锁药店的高速扩张并未带来理想的业绩增长。根据财报,在包括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益丰药房、漱玉平民在内的六家连锁药房中,今年上半年仅有益丰药房一家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其余5家净利润皆是下降,其中漱玉平民更是下降80%以上。营业收入方面,虽然6家企业都是增长,但增幅不大,大参林和漱玉平民增幅都是仅超10%,而其余4家增幅均在10%以内。
对于净利润下降,多家企业表示,主要是消费力下降、尚在培育期的新店较多等原因导致毛利率下降以及销售费用率增加所致。
实际上,当前零售药店业绩承压是普遍现状。近段时间以来,零售药店客流量在持续下降。另外据行业机构数据,2024年上半年,零售药店平均销售额同比下滑10.6%,其中客单价同比下滑8.9%,在个账减少、经济下行的影响下,消费者花费明显趋于谨慎。
邵清认为,医药零售出现客流量、客单价双降的原因,业内已经有了普遍共识,首先,由于医保政策的持续改革,患者开始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流,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有很好的服务,患者很愿意前往;其次,线上分走了一批患者,因为无论是B2C还是O2O业态增速都很快,大部分患者愿意在线上购买;此外,目前患者对一些产品的购买率在持续下降,主要是因为他们不再囤积药物,而是用多少买多少。
“现在整个行业平均有10%以上的亏损,东北区域的亏损还会更严重,整个行业的毛利都在下降。因此,我认为从今年开始会逐步有大量的店关闭。很多人认为,相比连锁药店,‘闭店潮’对单体药店的影响更大,但我觉着不能这么简单分析。”邵清表示,如果将单体药店按开店时间分为老单体药店和新单体药店的话,闭店潮所带来的影响大小应该依次为新单体药店、AG九游会官网连锁药店、老单体药店。
“因为新单体药店很多负责人是外行转过来的,或是存在盲目拓展的情况;老单体药店由于时间较长,有一定的经营能力,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邵清解释道。
近些年,医药电商平台纷纷崛起,以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以卖药为主要收入来源,蚕食着医药零售的市场。
对此,赵衡认为,线上肯定会分流走药店的生意,不过这不是药店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因为线上已经发展很多年了,习惯于线上购药的群体也向来都是线上购买,而对于不习惯的群体,比如老年群体,其实再使用线上购物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所以竞争格局已经挺明确了。
“线下药店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行业本身面临的问题,如医保、医疗反腐等方面。”赵衡强调。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推进,门诊统筹、“双通道”管理等政策逐步落地,医药反腐、价格专项治理、线上医保结算等工作也在持续推进,这些都影响着医药零售竞争格局的重塑。
2023年,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指出完善定点药店门诊统筹支付政策、明确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的配套政策。
赵衡指出,门诊统筹会导致药店整体客流的下降,一些患者会前往医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药。邵清也认为,门诊统筹政策对药店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会导致患者分流。此外,尽管“双通道”管理已经在逐步推进,但落地的情况其实并不好,当前处方来源仍然是一个问题。
实际上,多家连锁药房在半年报中也指出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会为其带来一些挑战。比如,漱玉平民指出,报告期内,各省市正在不断持续完善门诊统筹改革政策的落地执行,目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滞后性,后续在逐步完善后会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健之佳表示,公司所处区域门诊统筹政策因处方来源尚未突破,外流处方少,门诊统筹政策的集客红利尚未呈现。
随着门诊统筹等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地,药店的合规经营也更为重要。赵衡指出,对于拿到门诊统筹资格的药店,合规要求也就更严。很多药店其实都有打“擦边球”的行为,面临着严格的合规要求,以后这些行为都不太可能出现。其实这也是药店将放缓扩张脚步的一大原因,他们会更有针对性、有目标性地进行扩张。
今年以来,不少上市连锁药店因合规问题被业内广泛关注。3月,大参林实控人柯金龙,被确认以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5月,一心堂因“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问题,被国家医保局约谈,三个月后,一心堂退回违规问题涉及的医保基金1070余万元;7月,老百姓实控人谢子龙被留置、立案调查。
此外,近日根据国家医保局等相关部门调查,哈尔滨4家药店涉嫌存在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的问题,公安部门对涉事药店已经全部刑事立案。其中,4家药店中有3家归属上市公司。具体而言,宝丰大药房深业店、上药科园大药房、思派大药房分别是漱玉平民、上海医药、思派健康旗下药房。
邵清表示,医保对于药店而言,以前是一个红利,现在可能是个“双刃剑”。以前有很多药店收入的一半左右,甚至百分之七八十都来自于医保支付,其中有些药店存在套保行为,将医保当成“唐僧肉”。但是,医保资金是全民的资产,当前对医保基金的监管已然趋严,相关部门通过飞检、约谈等多种形式进行严格监管,这是必然趋势。
10月2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开比价+”让定点药店价格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合理》一文,介绍了各地医保部门积极探索定点药店药品价格管理的有效做法,通过“公开比价+”的方式,增进市场公平竞争。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专项行动的开展下,定点药店想要通过高价售卖药物赚取医保份额,已经不太可能,因此一些药店会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退出医保。
近段时间以来,药店主动解除医保协议的现象并不罕见。比如,山东医保局公告显示,9月中旬至今,已有超30家药店解除或中止医保协议,其中有不少药店属于主动解除;9月29日,兴安盟医疗保障局发布公告,截至当日,兴安盟104家医药机构主动退出医保服务协议;9月29日,满洲里市医疗保障局通报,满洲里市已有52家医药机构主动退出医保服务协议,并获得批准。
“未来药店有两种选择,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经营,这样毛利就会很低,所以要迭代经营模式,迭代服务;二是一些企业可能因为医保挣不到钱,将降低医保产品的占比,或直接退出医保,就卖自费药或者保健品、医疗器械等产品。这两种路径都是可行的。”邵清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文章也指出,近些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试点开通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用于网络药店线上购药支付。其实线上医保结算工作的推进也在影响着线下零售,邵清认为,这种影响更多还是负面的。不过,企业要积极拥抱,因为线上医保还是基于线下药店的生意,只是开了线上的通道而已。
面对政策、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药店需要积极转型,找到更符合自己发展的路径,而不能再用原先粗放式的,甚至包含灰色利益的经营模式。”赵衡说。
邵清认为,医药零售现在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行业,药店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应做好三件事:第一,做好数字化升级,拥抱互联网,拥抱O2O、B2C和直播电商,因为顾客在哪里,企业就要去哪里做生意。第二,要夯实自己的线下服务能力,让药店变成服务的载体,进一步巩固既有客户。另外,要对品类进行调整,以前更多是卖药,未来可能要更多卖大健康产品。第三,企业要合规经营。
“未来一定会有些药店因经营不善而被淘汰,药店数量也会回到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可能中国只需要30万家,甚至20万家药店。当药店数量回调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之后,大家可能就会没有那么艰难。”邵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