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18003717858
邮箱:admin@hnjishikang.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连云路50号1号楼11层1130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AG九游会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四川省电子商务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四川省现代金融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四川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四川省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商贸与服务活动,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综合性、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为推进我省电子商务产业做大做强,特制定本推进方案。
电子商务是带动农业、提升工业、革命服务业的新经济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拓展市场空间和创新经营模式的有效手段,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务实之举,是稳增长、调结构、扩消费、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对促进全省实现“两个跨越”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特别是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结构和消费观念深刻变革,电子商务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高速发展将是总体趋势。近3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年均增长30%以上,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模式创新将注入强劲动力,以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加快兴起,O2O、C2B、P2P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将颠覆传统的生产、流通和生活方式。跨界融合将成为根本取向。实现与三次产业特别是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和城乡消费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成为新兴经济增长点,“渠道下沉”成为各大电子商务企业的布局重点。重构经济格局将是必然结果。信息时代用或不用电子商务,将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生死存亡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高低。电子商务产业成为抢占产业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手段,对区域经济结构将产生重大影响。
我省电子商务产业起步较晚,但起点高、发展快。近3年我省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60%以上。2013年突破8000亿元规模,居全国第6位、中西部首位。2014年1—8月,全省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7898.7亿元,同比增长57.9%;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830亿元,同比增长54.8%。一是主体队伍不断壮大。电子商务不断普及,初步形成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全省产业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突破1.5万家,生产制造大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近40%,商贸流通大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70%。全省已培育200家电子商务重点企业、3家国家级示范企业、57家省级示范企业。亚马逊、阿里巴巴集团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来川设立交易中心或区域性总部。二是特色平台快速发展。一批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迅猛,天府商品交易所日均交易额超过10亿元,西部化工、中国白酒交易中心等平台各具特色。一批垂直电商平台脱颖而出,人人快递注册用户超千万,中国无线亿元,中药材天地网的标准指数成为国内外中药材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三是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成都市青羊区电子商务总部基地、锦江区创意创业基地等12个省级示范基地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力,遂宁电子商务物流基地、内江“电子商务第二城”建设加快推进,青神易网电子商务基地、安岳柠檬电子商务基地等一批县域农产品电商集聚区初具雏形,成都双流跨境电子商务基地有力推进。
我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支撑体系比较薄弱。监管体系和统计体系较为滞后,电子认证、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等配套服务有待完善。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我省适合开展电子商务的居民日常消费产品不多且缺乏竞争力,各市(州)发展不够平衡。三是大平台企业少。目前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占据全国绝大部分市场,我省本土仅有天府商品交易所、中药材天地网等在行业内较有影响的平台。四是人才匮乏。我国电子商务中高端人才大部分集中在江浙、北京、上海等经济和电子商务发达地区,我省电子商务人才缺乏,制约产业发展。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支撑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打造本土平台、促进广泛应用、开展创新孵化为重点,以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支撑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为根本保障,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兴先导型作用,加快构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业态丰富、模式创新活跃、配套支撑完善、占领发展高地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体系。
(二)发展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省“中西部电子商务中心”地位,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综合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梯队”行列。
——总量不断扩大。力争到2017年,全省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2600亿元;2020年,全省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超过4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4500亿元。
——应用更加广泛。经过5年努力,商贸企业电子商务普及应用率达90%,规模以上生产制造企业电子商务普及应用率达95%;城市、农村电子商务齐头并进,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
——支撑坚强有力。力争到2020年,培育电子商务交易额超1000亿元的企业5家、超100亿元的企业20家以上、超10亿元的企业50家;打造支撑力强、辐射面广且各具特色的全国知名电商平台20个。
——贡献持续提升。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逐年上升,成为带动就业、提供税收、拉动需求的重要途径;未来5年年均电子商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间接带动从业人员800万人以上。
1.做大以天府商品交易所、中国白酒交易中心为代表的大宗商品电商平台。力争到2017年,我省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达到15个,将我省建设成为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省政府金融办)
2.提高以中药材天地网、九正建材网、文轩在线为代表的垂直平台带动辐射作用与竞争力。到2017年,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材家居、医药、服装、食品(川酒、川茶)、餐饮旅游等行业打造50家优势垂直平台。(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业厅、省旅游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
3.大力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到2017年,建成天府网交会、农产品公共服务平台、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等10个以上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品牌打造,带动产品销售,提升社会影响,促进政府服务方式转变。(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成都海关、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行成都分行、省政府金融办)
1.实施“全企入网”工程,促进“四川造”、“天虎云商”等成为我省工业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重要直销渠道,提升制造业行业发展水平。(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商务厅)
2.推动我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整合线上信息资源和线下农业专合组织、种养殖大户、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实体资源,健全农副土特产品网上购销体系,使电子商务产业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责任单位:农业厅、省委农工委、财政厅、商务厅)
3.促进搜啦购、库购、速递易等企业改造商贸流通和服务业模式,构建社区“零距离”电子商务服务圈。(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农业厅、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
1.打造集交易、快递、融资、培训、创新、创意、创业等多业态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创新孵化器。力争到2017年,全省建成成都市成华区移动电子商务基地等30个具有较强辐射带动效应的园区。(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
2.举办“电子商务三创赛”、“电子商务创新论坛”等活动,广泛开展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创业创新活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3.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发展,孵化带动一批本土创新型企业发展,形成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区域分布合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先进的电子商务优势。(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人行成都分行、省政府金融办)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移动电子商务技术体系、标准和业务规范,提高4G和WiFi在地铁、商场、社区等的覆盖率。到2017年,已有和新建商业中心WiFi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95%以上。(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商务厅、省通信管理局)
2.积极发展移动定位和位置服务,实现其在生活信息服务、社交、智能交通、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充分应用。(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省通信管理局)
3.扎实开展国家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成都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四川在全国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先地位。(责任单位:人行成都分行、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旅游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通信管理局、省政府金融办)
1.建设四川空港国际快件中心、四川省邮政国际邮件处理中心等监管中心。(责任单位:成都海关、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商务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邮政管理局、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
2.完善跨境电商报关报检、收结售付汇、退税等新型监管模式,打造具有进出口双向功能的电子商务和关务平台。(责任单位:成都海关、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商务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邮政管理局、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
3.鼓励成都、绵阳、宜宾、自贡等市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推动跨境电商模式不断创新,使跨境电商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热点,成为加快转变外贸方式的新抓手。(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工AG九游会官网 九游会国际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成都海关、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行成都分行、省政府金融办)
1.深入实施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引领工程,推动市(州)和企业争创国家级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示范企业。扎实做好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基地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县工作,带动应用发展。(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成都海关、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行成都分行、省政府金融办)
2.在已确定的200家重点培育企业名单中,筛选40家大企业进行重点帮扶,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成都海关、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行成都分行、省政府金融办)
(一)完善推进机制。成立以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分工副秘书长和商务厅厅长任副组长,省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四川省电子商务业发展推进小组。推进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省直相关部门、相关市(州)和有关科研院所选派相关负责人作为组成人员,并实行集中办公,办公地点设在商务厅。充分发挥推进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完善重点行业推进机制,落实部门责任,推动部门管理与服务创新。各市(州)是产业发展推进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建立相应推进机构机制,落实分管领导、专门机构和工作人员,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高效协同、社会踊跃参与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强化规划引领。编制《“十三五”电子商务产业重点专项发展规划》,进一步确立我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预期目标及主要任务、发展路径。制订和实施《四川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全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开展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先导型产业的课题研究。(责任单位: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成都海关、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行成都分行、省政府金融办)
(三)夯实发展基础。建立大型仓储中心和快件分拔中心,改进城市快递车辆管理。以金融IC卡为依托,推动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支持非金融机构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加快电子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诚信评价机制,制定电子商务信息用评价规范。建立中西部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中心。加强电子商务网络信息体系建设,推动电子认证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应用,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抓好电子商务实训、孵化、科研等功能服务。5年时间内,全省培养高级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1000人,专业技术人员1万人,操作应用人员10万人。利用组织调训等平台,提高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先行先试,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予以行政许可事项和禁止网上交易商品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有关网上交易行政许可事项和禁售商品,已设定的一律予以取消。(责任单位:商务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进一步加大财政促进力度,支持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对平台建设、示范试点、创新孵化等给予补助。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商贸流通等服务业企业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并对其进行补贴。推进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深入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3〕82号)精神,全面落实财政扶持、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用地保障等系列政策。各地要出台相应政策,力推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新兴复合型产业。其核心是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对分散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功能环节进行有机结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现代物流业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具体包括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装卸搬运及信息业、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批发业、零售业。为推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特制定本推进方案。
1.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改善我省综合投资环境和着眼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我省地处内陆,不沿边、不靠海,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发展现代物流业可将物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通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有效改善我省综合投资环境,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转变发展方式和主动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变化的内在要求。全球采购、全球销售、本土生产的生产经营模式要求传统物流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整合业务、延伸服务,使生产要素以最快的速度在供应链各环节间流动,迅速转变成增值产品,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
3.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发展现代物流业可带动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集聚,带动交通运输、商贸、金融、信息、旅游等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扩张,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现代物流改变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流通过程,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节省了商品流通时间和费用,能够及时满足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1.物流市场资源整合是必然趋势。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将使从事单一物流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难以接到订单,特别是“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施将使中小物流企业越来越难以生存,物流市场资源整合是必然趋势,物流平台经济将陆续出现。
2.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国际化将是主流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制造企业开始重视物流功能整合,商贸企业都在努力优化自身供应链,这将推动现代物流业与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金融支付体系日益完善,信息化将成为现代物流的核心和灵魂,专业化、标准化将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主流趋势,国际化将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新业态。
3.物流企业靠增值服务盈利是发展趋势。单独的“仓储+运输”服务获取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靠传统价格差价盈利的物流企业将越来越少,靠增值服务盈利将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的主流趋势。特别是供应链领域的信息服务、数据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将是物流企业新的生存模式。
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但物流成本居高不下。2013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1284.4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由2005年的7.7%提升到2013年的15.9%;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4970.1亿元,占GDP比重为18.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比山东、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高3个百分点。
2.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但物流基础设施效率低下。以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国省道公路为主导,航空和水运为辅助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基本形成。但物流基础设施未能与其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配套发展,各种物流通道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特别是现有物流设施功能单一、标准不统一,降低了物流运作效率,推高了物流运行成本。
3.集聚发展趋势明显,但集约经营水平不高。成都区域物流中心及泸(州)宜(宾)、绵(阳)广(元)、达(州)南(充)广(安)、内(江)资(阳)遂(宁)、乐(山)雅(安)、攀(枝花)西(昌)等次区域物流中心正在形成。但大多数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与市场脱节、与专业脱节,资源整合不够,运营能力不高,缺乏创新商业模式,不能通过提供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等增值服务获取利润。
4.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但“散、小、弱”问题依然突出。全省各类物流企业总数超过1万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3000多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104家。但由于物流业市场准入门槛低、市场集中度低,企业的操作实力、管理水平及经营能力、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无序竞争和服务同质化问题严重。
5.第三方物流发展迅猛,但市场供给不足。第三方物流迅速发展为制造、商贸企业提供了自建物流之外的选择。但受信用体系、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和信息不对称等客观条件限制,大多数制造、商贸企业仍然选择自建物流和部分物流外包模式,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第三方物流供给不足。
1.区位优势独特。我省位居长江上游,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湾经济区拓展西部市场的重要桥梁,是进出西藏最重要的通道,是连接我国腹地与东盟、南亚和中亚的重要交汇点,是连接欧亚大陆桥和泛亚大铁路的重要经济走廊。成都处于欧亚航路重要节点,是往返欧洲、南亚、中亚的最佳中转驿站。
2.物流需求旺盛。我省是西部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资源富集的大省,是西部最大的工业基地、消费市场和物资集散地。成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交通通信枢纽和商贸金融科教中心。我省基本形成了五大经济带并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现代中药等支柱产业,物流需求旺盛。随着“三大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深入,物流市场需求将日益增长。
3.管理体制健全。我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建立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各市(州)也均成立了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分别在政府办公室(厅)或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商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加挂了物流办牌子,改变了物流业分散管理格局。同时,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强了公共信息平台、统计监测、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基础性工作,为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发展思路。以组建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为新起点,以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物流效率为目标,以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为重点,以全域物流资源整合为抓手,主动响应“一路一带”国家战略,进一步畅通物流通道,着力构建以成都为中心,连接省内主要城市、服务西部、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物流服务体系,全力支撑我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四川参与国际分工能力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到2017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逐年递减0.3个百分点以上,下降到17.5%左右;培育壮大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物流企业20家。物流智能化、网络化、国际化水平显著增强。
到202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6%左右。建成一批西部物流企业集聚度最高的物流园区;培育壮大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物流企业达30家以上,超过10亿元的达15家以上;引进知名船公司10—20家;引进国际国内大型知名物流企业超过100家。建成中国第四大国际航空客货运枢纽,西部最大的国际铁路物流枢纽,西部最大的公路物流枢纽,西部服务最优的口岸服务体系,实现对欧美、日韩、香港、东盟传统市场以及中亚、南亚、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物流服务的全面覆盖。
1.建设国内第四大国际航空客货运枢纽。建设干支结合、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民用机场布局体系;加快推进成都新机场规划建设工作,尽快实现双机场运行;巩固东亚、东南亚、南亚等成熟市场,突破北美、西欧等重点市场,拓展中东、澳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建设以蓉欧为核心、蓉加美、蓉亚为支撑的枢纽航空系统,实现成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直通互联。(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成都市人民政府)
2.建设西部最大的国际铁路物流枢纽。依托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对外铁路主通道,“巩固东向、强化西向、打通南向”,加密完善铁路货运班列网络;推进“蓉欧快铁”、“中亚货运列车”双向稳定运行,做好“泛亚铁路”开行调研工作,打通以蓉沪欧为核心、蓉深欧、蓉桂亚为支撑的铁海联运国际通道。(责任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铁路局)
3.建设西部最大的公路物流枢纽。积极推进干线联网畅通工程,加强中转、转运设施建设,实现各种物流通道的无缝衔接,发展公铁联运、公水联运、铁水联运、空地联运、多式联运;依托公路货运集散中心,整合货运资源,优化运输组织,引导建设公路货运班车总站,鼓励推广开行公路货运班车,形成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公路货运班车网络,打通蓉桂、蓉沪国际陆海联运国际通道以及蓉滇国际陆运通道。(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厅、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
4.建设长江上游港航物流中心。务实推进“四江六港”战略,合理开发港口岸线资源,全面培育港航物流市场;积极推进南充港、广元港、广安港与下游大港构建转运关系;协调推动乐山港、宜宾港、泸州港在货源组织、运力结构等方面错位发展,共同打造川南水运枢纽。(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厅、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相关市人民政府)
5.建设网络化的管道运输体系。加快推进管道运输网络体系建设,积极布局天然气联络线和调峰设施,形成点线互联的供配管网;加强数字管道工程、LNG低温储罐工程、城市燃气工程等项目技术攻关,促进管道运输进步,确保管道运输安全。(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6.建设西部服务最优的口岸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一区四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建设;加快申报空港、铁路、水运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申报成都青白江铁路口岸为国家开放口岸,积极争取水果、肉类进境指定口岸和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等专项口岸政策。(责任单位: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
1.巩固和强化成都物流主枢纽地位。加快推进成都“四园区、四中心”建设,建设连接全国和世界主要城市的重要物流枢纽和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将成都建成现代物流业与商贸业、金融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区,打造西部物流企业聚集度最高的物流集中发展区。(责任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
2.打造泸(州)宜(宾)物流增长极。利用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和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发挥成贵铁路、成自泸赤高速、泸州机场、宜宾机场和长江港口群的交通优势,依托机械化工制造基地、酒业集中发展区,推进港区联动,建设四川水运国际物流功能区,打造辐射川滇黔渝、联结南亚和东南亚的区域性物流增长极。(责任单位:泸州市、宜宾市人民政府)
3.打造达(州)南(充)广(安)物流增长极。利用地处川陕鄂渝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发挥成达、襄渝、兰渝、广巴铁路、沪蓉高速、包茂高速、南充机场、达州机场以及南充港、广安港的交通优势,依托油气化工制造基地、新能源建材生产基地、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辐射川陕鄂渝的区域性物流增长极。同时将广安建成川渝合作物流发展示范区。(责任单位:达州市、南充市、广安市人民政府)
4.打造攀(枝花)西(昌)物流增长极。利用地处川滇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发挥成昆铁路、京昆高速、西昌机场、攀枝花机场和金沙江的交通优势,依托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辐射川滇周边区域、联结南亚和东南亚的区域性物流增长极。同时将雅安建成全省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应急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责任单位:攀枝花市、凉山州、雅安市人民政府)
5.打造绵(阳)广(元)物流增长极。利用绵、广联结性节点优势,发挥宝成、兰渝铁路、京昆高速、广甘高速、广巴高速、绵阳机场、广元机场、广元港的交通优势,发展进出川能源物流,建设大宗商品物流集聚地。将绵阳建设成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将广元建设成现代物流与商贸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责任单位:绵阳市、广元市人民政府)
6.打造内(江)资(阳)遂(宁)物流增长极。利用内(江)、资(阳)、遂(宁)成渝经济区中心地带区位优势,发挥成渝铁路、内昆铁路、沪蓉高速、成渝高速、遂渝高速、成安渝高速、遂资眉高速、隆纳高速以及成都新机场的交通优势,发展成渝配套产业中转物流,将遂宁建成现代物流业与商贸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责任单位:内江市、资阳市、遂宁市人民政府)
1.建设物流大数据中心。加快推进四川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城市配送、公路货运班车、物流软件SAAS、供应链解决方案、物流招投标、物流金融等业务子系统建设;依托四川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拓展全域通关物流服务平台功能,建设“三个一”通关服务平台、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平台,整合建设四川省地方电子口岸。(责任单位: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
2.建设国际物流服务平台。依托双流机场空港货站、青白江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物流和口岸服务设施,积极引进国内外骨干航空公司、国际铁路货运公司以及具有整合能力的战略投资商,建设国际物流贸易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港口经营商、船公司、国际货代企业来川设立“无水港”。(责任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
3.搭建第四方物流金融服务平台。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平等参与”原则,支持各类物流市场主体与专家咨询机构、信息服务商和金融机构共同搭建第四方物流金融服务平台。(责任单位: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省政府金融办)
1.加快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着眼于经济结构、物流服务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产业链整合为轴心,积极推进跨境物流基础设施共建、营运共体。(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
2.加快城乡配送一体化进程。支持开拓城市社区物流和农村城镇物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鼓励发展城市共同配送、中心城区集中配送;积极推进农资和农产品双向流通体系建设,打通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链条。(责任单位: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商务厅)
3.大力实施联动工程。鼓励工业集中发展区、大型制造业基地、商贸中心建设物流功能平台、信息平台、商务支持平台,推进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引导大型制造、商贸企业整体剥离物流业务或自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紧盯大型制造、商贸企业供应链扩大服务内容、增设经营网点,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
1.打造物流集群。突出重点行业,依托重点企业,发挥物流项目的聚集效应,壮大大件物流集群、航空物流集群、酒业物流集群、钢铁物流集群、农产品冷链物流集群、粮食物流集群、快递物流集群、零担物流集群。(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
2.推动资源整合。积极引导各类物流企业紧紧抓住铁路货运改革、航空运输业向航空物流业转型、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等机遇,整合功能、延伸服务,加快向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转型。(责任单位: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
3.发展国际物流。鼓励并支持四川省物流重点联系企业与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合营或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实现企业体制创新、组织结构创新、服务内容创新、管理方式创新,拓展增值服务和高端服务。(责任单位: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分工副秘书长任副组长,由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公安厅、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统计局、省供销社、成都海关、省邮政管理局、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成都铁路局、省机场集团公司、川航集团公司、省邮政公司等部门(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推进小组。推进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责任单位: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
(二)加强规划引导。编制《四川省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四川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四川省城乡配送中心网点规划》等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抓好各区域、各层级之间规划的布局与衔接。(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
(三)加强标准引领。制订《四川省物流企业分类及分级标准》、《四川省现代物流示范地区(园区、企业)建设标准》、《四川省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等地方标准,大力实施示范工程,引领我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责任单位:省质监局、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
(四)加大财政投入。根据现代物流业内涵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按照“基础性、公共性、公益性、示范性”支持原则,筛选确定一批重点物流项目进行突破,迅速提高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物流现代化水平;制订《四川省重点物流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四川省物流业促进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重点物流项目的工作机制。(责任单位:财政厅、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
(五)强化政策扶持。兑现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加大对物流企业集聚发展、物流项目用地需求、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改善物流企业融资环境、减轻物流企业经营负担和改善社会物流运行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快递、城市配送、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智慧物流等重点领域。(责任单位: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跃升的先导。金融服务业作为重要产业,既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推进现代金融业加快发展,特制定本推进方案。
(一)重要意义。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双加速期,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有利于发挥金融在引导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连接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功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为加快推动我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撑。一是有助于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服务不断增长的多样性需求,以金融资本引领和带动产业资本、商业资本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第一推动力”。二是有助于我省落实好中央宏观金融调控政策,积极应对现代信息技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和国内外同业竞争带来的挑战,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三是有助于提高我省经济影响力,培育具有品牌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业集群,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多层次现代金融体系。
(二)发展趋势。经济决定金融。当前金融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经济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稳中回升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中央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金融发展大环境总体有利。IPO重启(重新启动新股发行)、保险资金投资比例放宽等政策出台,将为经济金融发展提供新动力。从省内看,全省经济在一段时期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但有效化解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还面临着艰巨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金融改革全面提速,金融业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市场化经营模式不断完善。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市场准入管制进一步放松,金融产品和交易方式正不断增加,新型金融组织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主体将更趋多元化。二是综合化经营发展程度提高。金融机构逐步调整盈利模式和业务结构,通过提高综合化经营程度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全方位需求。三是金融开放合作渠道不断拓宽。金融业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竞争步伐进一步加快,为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带来更多机遇,同时也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随着我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金融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建立现代金融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进一步提高。2014年上半年,全省金融业完成增加值828.47亿元,同比增长15%,分别占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5%和19.3%,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4和0.9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6月末,全省金融业资产总额达到6.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7.5%,同比增长14.5%。金融业已成为全省支柱性产业之一。
(二)银行信贷持续增长。2014年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万亿元,较年初新增2721.7亿元,同比多增250.4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6%,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在全国排名第7位,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占比为20.63%。
(三)资本市场和保险直投等非信贷融资稳步增长。2014年上半年,全省37家企业在银行间市场融资496.5亿元,同比增长115.7%;12家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实现融资133亿元,同比增长22%;资本市场实现融资105.4亿元,同比增长89.1%。保险资金通过债权、物权等方式在川投资总额超过270亿元,其中债权投资计划237亿元,占全国注册(备案)规模的3.75%。
(四)保险业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全省保险公司法人机构3家,在西部与重庆并列第1;已开业省级保险公司74家,各级保险分支机构4803家,全国排名第5;保险法人中介机构86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10378家。2014年上半年,全省实现保费收入620亿元,保费规模居中西部第1、全国第5;赔付支出181.34亿元,同比增长21.25%,社会“稳定器”和“助推器”功能进一步显现。
(五)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总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金融城已建成250万平方米,发展成初具规模、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金融聚集区。截至2014年6月末,成都市拥有银行机构62家、保险机构74家、金融后台服务机构16家、证券期货公司87家。西部金融中心的金融集聚能力、辐射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当前,尽管我省金融业迅速发展,但还存在金融发展区域不平衡、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地方法人机构实力不强等问题,与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制约了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推动全省金融业发展壮大。
(一)发展思路。以金融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完善全省金融发展布局为重点,以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机构、扩大融资规模和优化融资结构、培育发展新型金融业态等为抓手,全面提升我省金融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金融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奋力推进我省由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跨越。
(二)发展目标。金融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到2017年,金融业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以上。到2020年,力争金融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8%以上;西部金融中心初具雏形,主要金融指标在中西部地区具有绝对优势,在全国具有较强的金融聚集能力、辐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各项融资保持稳步较快增长,各项融资增速领先全国平均水平,快于GDP增速4—5个百分点。
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017年达到10万亿元;2020年达到14万亿元,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实力进一步壮大,力争资产和信贷规模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30%以上。
全省地方法人证券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竞争实力不断增长。到2017年,全省地方法人证券公司资产总额达到460亿元,2020年达到500亿元。
全省保险机构2017年保费收入突破1500亿元,保险深度达到4%,保险密度1800元/人。2020年,保费收入突破2400亿元,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3000元/人,建成市场体系完善、保障功能全面、综合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保险服务业。
(一)大力推进以成都为主要载体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一是结合天府新区建设,加快以“一区三中心”为主要内容的硬实力建设,不断提高对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承载能力。二是推动成都金融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在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产融结合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加快推进金融机构中心、交易中心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增强西部金融中心的金融集聚能力、辐射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三是抓好以金融高端人才引进、金融研发和创新、西部金融中心品牌打造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建设,提高西部金融中心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加强与国内外金融中心城市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金融领域人员与境外有关人员相互交流、学习与培训模式,不断拓宽西部金融中心的国际化视野、提升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品质。
(二)培育区域性金融次级中心。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推动部分金融基础较好的市(州)逐步发展成为省内次级金融中心,为推动各地金融竞相跨越发展、实现多点多极发展提供金融支撑。一是在成都平原地区,推动绵阳、德阳等市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地方金融,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发展,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迅速提高经济发展金融化水平。二是在川南、川东北以及攀西地区,在加大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力度的同时,加快城商行、农信社改革发展进程。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发展包括产业链金融在内的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打造区域性的金融次级中心。
(三)积极发展多渠道融资。一是发挥好信贷融资主渠道作用。加强与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及金融机构总部的沟通,争取其加大对我省信贷规模的支持力度。推动地方法人银行贷款投放稳步增长,进一步提高地方法人银行存贷比,提升地方法人银行贷款在全省贷款中的比重。二是畅通我省银行间市场融资渠道,用好银行间市场融资的存量工具,引进新型工具,深入推进“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新模式,推动全省银行间市场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三是用好境内、境外两大市场,加快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进程,推动已上市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公司债等方式实现再融资,实现资本市场融资稳步增长。四是积极探索保险资金支持重大项目融资方式,发挥保险资金期限长、稳定性强等特点,为全省重大基础设施、保障型安居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五是搭建银、政、企交流合作平台,最大限度地消除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融资有效对接。
(四)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一是加强全省直接融资企业库培育和建设,推动更多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争取对全省21个市(州)实现全覆盖,力争5年内纳入省级直接融资企业库的企业达到2000家。二是实施“创业板行动计划”,建立100家与深交所共同筛选、共同辅导、共同培育的“创业板行动计划”重点企业库,推动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到创业板上市融资。三是进一步健全我省交易场所体系,推进交易场所在规范中快速发展,增强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基础平台功能,将四川(成都)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交易中心。四是发展期货市场,开展大宗商品实货电子交易和商品衍生品场外市场交易,打造立足四川、布局全国的综合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五)进一步提升保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水平。一是完善涉农保险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细则,培育规范、开放的农业保险市场。创新保险产品,探索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鼓励保险机构依托基层政府建立并完善乡、村两级服务体系,提高县域覆盖率。二是积极开展巨灾保险试点。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财政支持”的原则,建立分层分担的巨灾保险风险分散机制和省、市、县三级财政保费补贴机制,探索建立符合省情的城乡居民住房地震保险制度,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三是统筹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医疗健康保险,拓展商业保险机构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范围。提高补充养老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全面开展我省大病保险。四是引导保险机构通过受托、承包等多种方式提供收付费、投资、账户管理等服务,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作用。大力发展环境污染、医疗执业、安全生产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发挥保险费率杠杆激励约束作用,探索市场化的公众权益保障和矛盾调处新模式。
(六)推动新型金融业态加快发展。一是争取获得更多第三方支付牌照,推动获批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成为全国性新型支付平台,促进第三方支付产业区域集聚。以成都天府通为基础,组建区域性支付卡公司,打造全省公共支付管理服务平台。二是推动在川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金融服务渠道,创新产品、业务和交易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加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及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的合作。三是依托我省外向型产业快速发展优势,发挥综合保税区功能,筛选有物流基础并有意向设立结算中心的跨国企业进行试点,加快发展加工贸易离岸金融业务。四是大力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参与主体范围,引导金融机构推广和创新跨境人民币结算产品,帮助企业利用贸易融资、境外借款、对外担保等工具实现“走出去”。
(七)深入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一是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本结构、健全法人治理为切入点,系统推进城商行改革与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城商行,全面提升全省城商行的综合实力和抗御风险能力。二是按照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总体要求,以及“成熟一家,改制一家”的思路,稳妥推进县级联社改制为农商行。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推进包括雅安市农信社改革、甘孜和阿坝农信社州级联社组建在内的市(州)农信社改革。加快村镇银行发展步伐,逐步实现村镇银行对全省县(市、区)的全覆盖。有序推进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资金互助的有机结合。三是以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发起人,按照“省政府主导推动、省内外资本自愿参与”的原则,科学遴选股东,合理设计股权结构,推动设立立足成都、服务四川、辐射全国的省级寿险机构,进一步增强我省保险业综合实力。四是探索组建以国有资本为主的省级再担保机构,完善我省信用担保体系的信用增级、风险分担和代偿机制,提高融资担保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分工副秘书长和省政府金融办主任任副组长的四川省现代金融业发展推进小组。推进小组成员单位包括省政府金融办、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四川证监局、四川保监局、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省国资委等,办公室设在省政府金融办。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金融经济政策,磋商金融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
(二)强化金融、财政政策协同。对现有相关财政支持金融政策进行梳理和整合,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财政与金融互动机制,集中有限财力解决重点问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推动全省金融业发展。
(三)完善金融业发展统计监测和分析评估。进一步完善各项金融统计监测制度,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共享和分析评估机制,为相关部门和全省各级政府掌握金融业发展情况、研究金融发展政策提供客观、全面的数据支持。
科技服务业是在当今产业不断细化分工和产业不断融合生长的趋势下形成的新的产业分类,涉及内容广泛,它依托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既服务于科技创新全链条,也服务于整个现代产业体系。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具有人才和智力密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创新性和渗透性强、发展潜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科技服务业包括研发服务(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开发及小试、中试)、设计服务(包括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工程设计、设计外包)、信息资源服务(包括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外包、软件开发等信息技术服务以及科技资源服务)、科技文化融合、创业孵化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包括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等科技服务业态。为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抢占发展先机,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推动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制订本推进方案。
我省科技服务业门类较全、已成体系,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拥有各类科技活动机构1650个,科技活动人员33.1万人。拥有国家现代服务业基地5个,成都市是科技部认定的第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2013年全省科技服务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一些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研发设计服务领域。我省拥有科研机构266个,形成了一批独立的第三方研发、检测、设计公司,近年来还成长起一大批工业设计、创意设计、IC设计等专业从事研发设计的中小微企业。2013年全省研发设计领域产值超过500亿元。
信息资源服务领域。我省拥有1300家以上专业从事软件、信息服务企业和一批从事该领域研究及技术推广应用的高校院所。中国电信、中国软件、浪潮集团都在我省建立了云计算中心。2013年成都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实现收入1549.64亿元。
科技金融服务领域。初步形成了科技支行、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相互衔接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全省每年科技投融资额达300亿元左右。
科技文化融合领域。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音乐、数字出版等已成为四川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创业孵化服务领域。创业及产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已超过50家(其中大学科技园7个),孵化面积200余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3500家。
科技中介服务领域。科技咨询服务机构数量众多,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达到144家,从业人员上千人,2013年服务企业总数1.6万家以上,形成了一批咨询行业的知名品牌企业。科技情报信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覆盖全省各市(州)。在技术转移服务方面,技术合同项目和合同成交额实现快速增长。201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71.6亿元,较上年增长50%。
检验检测服务领域。质量和安全检验、检测、检疫、计量、认证技术服务等公共检验检测服务体系比较健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综合实力居全国前茅,近年来相继建立了光伏、钒钛、酒类等一批专业性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
随着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技术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科技服务内容不断深化,科技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新型科技服务组织和服务业态不断涌现,科技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一)发展思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以服务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变革性技术为支撑,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聚集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完善科技创新服务链,促进科技服务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推动科技服务业成为经济重要支撑力量。
(二)发展目标。到2017年,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技术市场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提升,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到35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产业体系,科技服务市场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培育一批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龙头企业,涌现一批新兴服务业态,形成一批科技服务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明显提升,科技服务业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力量。科技服务业总收入力争超过5000亿元。
(一)发展重点。根据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结合四川发展基础和发展优势,以研发设计服务、信息资源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文化融合和检验检测服务等为重点,推进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
1.研发设计服务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完善研发设计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以知识或技术提供为核心的研究开发服务。大力发展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等产品设计服务。积极推进生产技术、技能和工艺改进与产品创新设计服务,鼓励制造企业外包工业设计服务。
2.信息资源服务业。完善以互联网应用、软件、服务外包、信息安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产业等为重点的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体系。依托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着力推进网络技术和业务创新,培育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信息服务。聚集科技资源,开发科技资源产品,积极开展科技资源服务。
3.创业孵化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的服务能力,推动市场化运营。加大对孵化器的扶持和引导,实行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加强科技孵化业网络化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种子基金或孵化基金;大力扶植多种类型孵化器的发展,2017年全省孵化器数量达到100家,形成合理区域布局;总孵化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在孵企业达5000家,在孵项目达到5000项以上,吸引创业或就业的海外留学人员近千人。
4.科技中介服务业。培育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环节的服务,构建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专利信息利用、专利许可转让、专利诉讼维权、专利质押融资等高端化服务业发展。发展技术交易市场,鼓励建立具有技术咨询评估、成果推介、融资担保等多种功能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5.科技金融服务业。吸引国内外财团、风险投资基金及民间资金在川兴办各种形式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形成民间资本投入为主、政府引导投资为辅的风险投资业发展格局;支持科技支行、投资银行、技术评估机构等各类资本运营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和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形成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6.科技文化融合产业。加强数字文化教育产品开发和公共信息资源深化利用,构建便捷、安全、低成本的数字内容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网络动漫产业化基地、国家动漫游戏(四川)振兴基地、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数字音乐产业化基地、国家级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大力推动数字虚拟等技术在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推进人口、地理、医疗、社保等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进四川成都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建设,积极培育数字教育、数字出版业。
7.检验检测服务业。有序放开检验检测市场准入,鼓励社会力量开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支持检验检测企业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观测、分析、测试、检验、计量、标准、认证等一站式服务;探索多元化、多层次协同服务模式;支持具备条件的检验检测机构与行业部门脱钩、转企改制,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支持、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并购重组,做强做大。鼓励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发展标准研发、信息、咨询等服务,构建技术标准全程服务体系。
1.制订出台我省《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编制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责任单位: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财政厅,相关高校院所、骨干企业)
结合财政部、科技部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的实施,编制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责任单位:科技厅、财政厅,相关高校院所、骨干企业)
组织产学研力量对科技服务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系统谋划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推广和产业化,制定科技行动计划和技术路线图。(责任单位: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相关高校院所、骨干企业)
2.建设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成都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成都市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都国家现代服务业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成都国家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化基地、成都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成都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通过产业整合、并购重组、资本运作、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打造西部科技服务业中心基地。(责任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科技厅,相关高校院所、骨干企业)
充分发挥长虹集团、九洲集团等在科技服务业方面的优势,走军民融合道路,形成信息资源产品。大力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绵阳)产业基地建设,鼓励绵阳科技城建设军民融合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责任单位:绵阳市人民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商务厅,西南科技大学等相关高校院所,长虹集团、九洲集团等骨干企业)
推进成都市、绵阳市科技服务业综合试点。结合财政部、科技部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的实施,推进成都、绵阳科技服务业倍增,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技术创新、产业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以及空间载体的创新。(责任单位:成都市、绵阳市人民政府,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相关高新区,四川省现代服务科技研究院,相关高校院所、骨干企业)
3.面向产业集群实施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加快财政部、科技部在我省实施的“面向科技云服务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加强与五八有限公司、浪潮集团、金蝶软件等云服务优势企业和高校院所的集成,打造科技云服务产业的全产业链优势。面向我省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开展研发设计、信息资源、创业孵化、科技中介、科技金融、科技文化融合等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创新发展科技服务业,打造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责任单位:科技厅、财政厅、商务厅,四川省现代服务科技研究院、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相关骨干企业)
4.构建研发设计、信息资源、创业孵化、科技中介、科技金融、科技文化融合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围绕典型科技服务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发展需求,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吸引全国优势企业和高校院所参与,构建科技服务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联盟开展体制机制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支持申报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造相关科技服务业全产业链优势。(责任单位: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相关骨干企业)
5.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培育一大批中小微企业。统筹安排省级科技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专项资金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采用专项补助、融资贴息、应用补贴等方式,对科技服务业重点项目和企业给予支持。加大财税支持,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
推进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平台建设,引导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向专业化、市场化发展,培育孵化一大批科技服务业小微企业进行专业化研发。(责任单位: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6.加快科技服务业创新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与国际协作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争取云服务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尽快落户我省。围绕科技服务业发展需求,建设一批科技服务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并争取国家支持。加强科技服务业学科建设,积极推进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大型科技仪器等公共技术平台向社会开放服务。加强科技服务业复合人才培育和引进,强化国际交流与贸易合作。(责任单位:科技厅、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四川省现代服务科技研究院、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相关骨干企业)
7.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有序放开市场准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支持合伙制、有限合伙制科技服务企业发展。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公共科技服务发展。(责任单位: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8.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围绕我省现有产业基础,努力吸引国内外科技服务业骨干企业落户我省。积极争取国家大数据基地等重大工程落户我省。积极推动国内外龙头企业与在川研发机构进行协作,推动本地研发机构企业化运作。积极引进五八有限公司、浪潮集团、金蝶软件等科技服务企业。(责任单位:相关市人民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9.加强科技服务业统计体系建设,对科技服务业进行专项统计。(责任单位:省统计局、科技厅)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四川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推进小组,由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商务厅、文化厅、省质监局、省统计局、省知识产权局、省政府金融办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加强组织协调工作。
(二)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科技服务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我省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推进措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对接、联动,集成资源,推动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
(三)加强政策研究。参照国家即将下发的《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我省支持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我省科技服务业发展。
(四)加强统计评价。进一步完善统计指标评价体系,加强对科技服务业的统计评价工作,促进科技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五)拓宽资金渠道。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服务业,鼓励信贷、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等加大对科技服务企业的金融支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资金渠道,加大对科技服务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地方通过设立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科技服务机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等;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研究探索以“后补助”等方式,资助企业购买科技服务;支持建立科技服务业领域产业发展基金。
(六)加强应用示范。开展科技服务业区域和行业试点示范,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深入推动重点行业的科技服务应用,围绕高端成长型产业、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创新需求,建设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鼓励开展面向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惠民科技服务。
(七)强化人才培养。积极利用各类人才计划,引进和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服务高端人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大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创新型人才在科技服务领域创业创新;依托行业协会,开展科技服务人才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开展具有行业权威性、自律性的职业资格认定,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养老健康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养老健康服务业是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要求的迫切需要,也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目前,我省养老健康服务业需求巨大、发展迅速,产业布局初步形成,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支撑条件基本具备,已经成为极具成长性的朝阳产业。为进一步推动养老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特制定《四川省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和《四川省健康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
养老服务业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个人等服务主体围绕老年人所开展的各类服务的总称,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行业,主要包括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服务业态,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将养老服务业发展成为新兴先导型服务产业,特制定本推进方案。
(一)重要意义。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需要。我省老龄化指标高出全国4个百分点,老年人群体呈现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空巢多等特点,迫切需要社会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同时,养老服务业涉及行业广、拉动投入多,带动相关产业作用明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经济手段,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兴服务业态。
(二)发展趋势。综合国内外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研判,我省养老服务业将呈现3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养老服务逐步社会化、市场化。随着老年人收入逐步增加,老年人需求更加趋向于个性化和多元化,需要社会各界运用多种资源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二是养老服务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养老服务业具有初始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低收益、高风险等特点,需要发挥规模效应。三是养老服务逐渐专业化、标准化。养老服务从简单的生活照料向普遍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发展,需要推动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提高服务水平。
(一)养老服务体系已具雏形。截至2013年底,全省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55.4%、21.3%;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以公办养老机构为示范,引领社会力量逐步参与,全省养老机构3336个,养老床位(含社区照料、农村幸福院床位)达到36.3万张,居全国第3位,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3.82张。政府基本养老保障托底作用明显,5万多名城镇“三无”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4.5%;50.6万名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52.1%;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29.9万张,居全国第1位;高龄津贴制度惠及全省74万老人。探索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和经济困难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重视和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敬老院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逐步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施农村幸福院建设,已建成2454个。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
(二)新兴服务业态正在形成。一批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的新兴服务模式和服务架构运用到养老服务领域,信息服务业进入养老服务,发展智慧养老、个性化养老等新型养老服务。医养融合发展加速,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养老服务与旅业跨界合作,新型养老社区等老年地产促进传统房地产产业转型,养老服务和相关产业联动形成趋势。
(三)民间资本开始加速进入养老产业。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投入不断增长,一批重大、重点社会资金投入的养老项目正在筹建和在建之中,养老服务企业(机构)集团化、连锁化发展起步。
(四)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4〕8号)确定了发展养老服务业的6项主要任务,制订了投融资、土地供应、税费优惠、补贴支持、人才培养和就业、鼓励公益慈善组织支持养老服务等6项政策措施。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系列配套文件,养老服务业政策不断完善,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融资难、用地难、运营难等瓶颈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我省养老服务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仍存在养老服务供给与消费不足并存、社会力量参与政策环境有待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缺乏长效机制、养老产业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链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解决。
(一)发展思路。按照“深化体制改革,坚持保障基本,注重统筹发展,完善市场机制”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主体作用,兼顾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共同发展,带动养老关联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将养老服务业培育为新兴先导型服务产业。
(二)发展目标。养老服务业加速发展,提高政府保障对象供养水平,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高于GDP增速,成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到2017年,养老服务设施覆盖90%以上的城市社区、75%以上的乡镇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养老床位总数达到55万张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3张以上;提供就业岗位65万个以上。到2020年,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养老床位总数达到61万张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以上;提供就业岗位71万个以上。
(一)全面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加大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培育与扶持力度。支持建立以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以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规范化、个性化服务。引导经营能力强、业绩好的养老服务个体工商户向生产经营规模化、组织形式企业化方向发展。到2017年,各类居家养老服务企业(机构)和社会组织达到2.5万个,2020年达到3.5万个以上。〔责任单位:民政厅、省工商局、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支持长效机制。落实困难家庭的失能老人、独居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补助政策,确保2016年以前实现补助对象全覆盖。〔责任单位:财政厅、民政厅,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实施城镇居住(小)区配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情况的专项清理和整改,2014年底前完成清理检查工作。对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未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在1年内完成整改方案制定并启动整改工作,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完成。〔责任单位:民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
加快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为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无力照护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和运营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对符合要求建设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到2017年,实现90%的城市社区、50%的农村社区建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到2020年,实现100%的城市社区、60%的农村社区建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责任单位:民政厅、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充分利用农家大院等,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动站等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解决农村老人互助养老及活动场所问题。鼓励城市资金、资产和资源投向农村养老服务。城市公办养老机构要与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等建立对口支援和合作机制。到2017年,全省农村幸福院达到1.25万个,覆盖30%以上的村(不包括农村社区);到2020年,全省农村幸福院达到2万个,覆盖50%以上的村(不包括农村社区)。〔责任单位:民政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大力推进养老机构建设。组织动员和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以民办养老机构建设为重点,加大养老机构床位建设力度。除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外,在经济状况较好、交通便利等有条件的地方,政府保障对象可通过向民办养老机构购买服务实现集中供养,不再新建公办养老机构。在资本金、场地、人员等方面,进一步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门槛。鼓励支持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对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用于养老服务。鼓励支持国有企业积极进军养老服务业。鼓励支持外商直接投资养老服务业,积极吸收国外先进养老服务业管理经验,在土地、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外商投资养老服务公司或机构与内资企业同等待遇。〔责任单位:民政厅、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
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强化公办养老机构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能,增强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功能,提高护理性床位的数量和比重。推行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通过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发展。探索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通过给予民营企业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引导和促进民间资本投资新建或改扩建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公办养老机构维修改造,每年完成3万张公办养老床位维修改造。〔责任单位:民政厅、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